怕什么?每年几十万人弃考,考上公务员的为啥不能是你?
2018-08-01
近几年来,国考季都呈现这样一个现象——很多考生在报名时热情高涨,报名人数一路走高,部分岗位竞争比屡屡刷新国考报名记录,但到了缴费、笔试的时候,就会有大规模的考生直接弃考。
不信?请看下表中的弃考人数:
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看出,国考“弃考”现象并非偶然出现,而是历年都会存在,并有愈演愈烈之态。
你看,现实总是出人意料:一面是“国考热”高温不退,大批考生向着心中的“金饭碗”义无反顾,报名人数和竞争比屡破纪录;另一面是“弃考潮”逐年升温,国考报名“高开低走”现象凸显,大批考生“主动弃权”,他们的国考备战之路,可谓有始无终,“假装在复习”。
那么,究竟是哪些因素,让大规模弃考现象成为近些年国考“常客”呢?那些“假装在复习”的弃考者,又出于怎样的动机和原因呢?
近30余年来,中国社会曾出现过许多关于就业的“潮流”:先是“下海潮”,再是“民工潮”,近十余年来,出现“国考潮”。每一个“大潮”的出现,无不折射出大众价值观的取向和经济社会的新特点。
其实,更多的情况是,没有适合自己想报考岗位的学历和文凭,只能随便报名,最后后悔,导致弃考的发生。
公务员对学历和文凭限制的很死,必须是大专及以上文凭,而且很多岗位还限制专业报考,非本专业不得报考。这就导致许多准备考公务员的考生,由于没有自己想报考岗位的学历与文凭,只能仓促之下随便填报,而在实际考试的时候,又出于逆反或是后悔等心理,选择弃考。
其实总而言之,这五项条件,前四项都属于主观因素,可以临时突击改变。而第五项的学历文凭要求是客观因素,在短时间内无可避免,因此,准备考公务员、考研究生、考事业单位编制等的同学们,需要抓紧啦,提升学历,迫在眉睫。一次选择,改变一生。